下载

“盲点”变亮点 背街成“门面”——重庆“母城”老街新生记

实况时报  05-27 09:26 33739阅读

渝中区素有重庆“母城”之称,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。然而,陈旧的建筑街区、落后的基础设施、逼仄的城市空间等,也一度阻碍了城市的发展。

近年来,渝中区通过城市更新,在保留城市原有建筑风貌、空间肌理的基础上,完善功能配套,深挖文化资源,变“盲点”为“亮点”,打造出一批旅游、消费新地标,将城市记忆和文脉书写在建筑上、老街中……

无人机拍摄的重庆市渝中区城市景观。新华社记者刘潺 摄

更新留“旧”,留住城市记忆

十八梯,曾是重庆的商业中心,但百年来的无序发展让这里破旧不堪,居民历史风貌湮没于杂乱街区,与一街之隔的解放碑商圈形成强烈反差,被称为“最后的棚户区”。

傍晚的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犹如梦幻世界。新华社发何超 摄

经过4年改造,如今的十八梯再现重庆老城记忆,成为新晋网红“打卡地”。“十八梯在保留原有街巷肌理基础上更新改造,百年石梯坎、传统吊脚楼、古老黄葛树,共同承载着‘母城’的记忆和市民的乡愁。”重庆十八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钟飞鹏说。

十八梯是渝中区城市更新成效的缩影。近年来,渝中区立足“母城”底蕴、山水本色,打造多处历史文化街区、传统风貌区和山城老街区。去年11月,渝中区入选国家首批21个城市更新试点城市。

与十八梯同期开街的戴家巷,呈现的则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街巷风格。砖红色的建筑、灰白色的墙壁、盘根错节的黄葛古树被原汁原味地保留。戴家巷开街后,这个曾鲜为人知的背街,迅速变身为山城的“门面”。

“城市更新‘留改拆增’,重点是‘留’住风貌。通过更新与改善,让传统的风貌得以留存,市民的记忆得以延续,让居民们切身感受到变的是居住环境,不变的是‘母城’的味道。”渝中区委书记赵世庆表示。

拾漏补缺,丰富城市功能

城市更新,不仅是颜值的提升,更是功能的完善。

漫步在十八梯,徜徉在戴家巷,处处可见“留白”:去除杂乱无章的棚户,狭窄的小巷顿然宽阔,栽上几株花草树木,铺上平整的石板路,安放几张竹椅木凳,就成为市民谈论家长里短的休闲场所。

戴家巷步道上,一名游客在用手机拍摄美景。新华社记者刘潺 摄

海拔520米的云端之眼高空观景台,也是渝中区完善设施条件后“变废为宝”的代表作。“观景台所在的大厦曾是一栋写字楼,楼顶有个长期闲置的停机坪;2020年,我们通过重修登台楼梯,完善旅游配套设施,将停机坪改造为网红观景台,两江四岸美景尽收眼底。”重庆菲尼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霄霞说。

在市井味儿与国际范儿并存的渝中区,丰富的消费场景既是城市的一项基本功能,也是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。

云端之眼观景台,带动酒店、餐饮、剧场演艺等业态涌入;改造后的戴家巷,将原先空置的临街空间打造为特色休憩区,咖啡店、书店、特色餐饮店等一应俱全;解放碑商圈环球购物中心内的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,则借助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渠道优势,汇聚了23个国家的上万种单品。

繁华的解放碑商圈街景。新华社发(何超 摄)

“如今的渝中区不仅是重庆的‘母城’,更是重庆的开放窗口和消费高地。”赵世庆说,渝中区利用城市更新等契机,加速集聚国际消费资源,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开放平台,发展退税免税保税经济,变“打卡”为“刷卡”,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。

赓续文脉,深挖文化资源

夕阳西下,推杯换盏间,已是灯火阑珊。十八梯的渝潮坊剧场内,融入了京剧、川剧等传统文化和现代光影的沉浸式互动情景剧正在上演。

“渝潮坊致力于打造国韵文化空间,推广传播川剧变脸、四川清音等艺术表演形式。”渝潮坊创始人陈立江告诉记者,过去由于缺少演出平台,地方曲艺距离观众较远,甚至面临难以传承的困境,如今市曲艺团演员每晚都会驻场演出,为观众表演高质量的节目。通过这个平台,曲艺走近了观众,更有利于推广和传承。

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一角。新华社发(何超 摄)

十八梯,还有本地与外地文化的融合。国家级非遗品牌朱炳仁·铜西南首店内,摆放着精美的铜质工艺品。“文化传承需要人气支撑,我们不仅筹建了朱炳仁艺术博物馆,还打造了重庆非遗匠人体验馆,重点展示了14位当地非遗传承人及其作品,非遗文化在这里实现融合、交流。”朱炳仁艺术博物馆馆长杨若奇说。

“‘商气’和‘文气’,共同拉动了十八梯的人气。”钟飞鹏说,十八梯汇聚了朱炳仁·铜、荣昌陶器、渝丹凤银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及老字号美食品牌数十家,还有山城记忆馆等文创空间,入驻的110余家商户中,文化类商户占4成。

改造后的戴家巷,也打开了一扇走进历史、文化的大门。随着临崖步道的打造,一段明清时期的老城墙呈现在游客面前,“以崖为墙,固若金汤”,这段残存的老城墙遗址,不但呈现了重庆的特殊地貌,更向人们展示了重庆“母城”的厚重底蕴,揭开了“九开八闭”十七个城门的历史过往。

“三千年江州府,八百年重庆城。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,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。”重庆市政协委员张志辽说,渝中区作为重庆的“母城”、老城,在取舍之间找到了平衡,提升了城市颜值、留住了城市文脉,老街更新一个“火”一个,很值得思考和借鉴。


作者:李勇 韩振 李晓婷 来源:新华社

猜你喜欢